即時新聞:
·台積電市值單日縮水4千億 跌破6兆元 (16:33)
·環評/深澳電廠蓋不蓋 賴揆:非只影響1%備用容量率 (16:30)
·3月外銷訂單恢復正成長 年增3.1% (16:24)
·陸官媒:解放軍繞島巡航、台海軍演 劍指台獨 (16:21)
·台股重挫191.84點 失守10800點 (16:15)
·兩岸/台南鳳梨狂銷大陸 關廟農會:果農笑咪咪 (13:58)
·國民黨逾40位黨代表 25日登陸訪晤劉結一 (11:08)
·共機「繞島巡航」 美籲兩岸建設性對話 (11:48)
·7月砍年金大風暴 旅館公會:經濟影響百億 (10:41)
·南北韓層峰熱線開通 文在寅金正恩可望下週通話 (11:20)
中國大陸生態文明建設進步率居G20首位
http://www.cdnews.com.tw 2017-11-15 11:57:49
![]() |
1.生態文明建設進步率位居G20首位
光明日報報導,生態文明建設正在將人類的綠色發展之路推向更廣闊的未來。該諮詢專案參與者、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樊陽程坦言,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佈局,客觀上要求對中國大陸的生態文明建設與國際進行比較,以確立趕超目標,找准發展重點。“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最大差距是在環境品質上,其次是資源利用效率,而生態狀況和社會發展這兩個指標則相差不大。”樊陽程說。
“上述四個指標研究是構建生態文明建設國際比較指標體系的主體,我們在此基礎上獲得了各國生態文明指數2017和生態文明建設進步率。”樊陽程的同事,同時參與該諮詢項目研究的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嚴耕指出。
根據世界銀行公佈的統計資料,該課題組對G20經濟體的生態文明水準及發展狀況進行了考察。“評價結果顯示,中國大陸生態文明整體水準在G20經濟體中排名靠後,整體水準仍待提升。”嚴耕介紹,從1990年以來,中國大陸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進步,生態文明建設進步率在G20經濟體中排名第一位,遙遙領先於其他經濟體。
2.建設水準提升空間較大
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大陸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整體快速推進,“從世界銀行提供的資料可以看出,中國大陸在生態文明建設各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嚴耕介紹,2015年中國大陸在生態文明建設整體水準上進步率達到210.28%,其中社會發展建設進步指數為493.54%,資源利用建設進步率為354.32%,生態狀況建設進步率為28.97%。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得以大幅提升,這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後盾。“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大陸生態文明建設水準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樊陽程以生態狀況建設舉例分析,中國大陸在這方面建設效果顯著,與英國得分相近,但兩國與在G20經濟體中森林覆蓋率排名第一的日本和自然保護區占國土面積比重第一的德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整體而言,中國大陸需要繼續提升生態系統活力。”
此外,中國大陸還面臨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緊迫任務,目前中國大陸能源利用效率、水資源利用效率和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單項排名均靠後。“考慮到我國日益龐大的經濟總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緊迫性已經十分顯著。”樊陽程指出。
3.探索符合國情的生態文明發展方式
據介紹,針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國際比較,課題組構建了包括總指標、考察領域和具體指標的三層評價指標體系框架。通過比較分析,課題組認為,中國大陸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任務有兩個層次,首先是自我超越,其次是逐步走向全面發展的、高水準的生態文明。
“環境品質落後的局面難以短時間改變,以及污染物排放是當前中國大陸生態文明建設整體水準提升的瓶頸。”樊陽程表示,這些挑戰既帶有後發國家的共性,又受到全球生態危機不斷加深的影響。以PM2.5年均濃度的變化為例,中國大陸和印度、巴西、南非都處在PM2.5濃度不斷上升的趨勢中;而英國、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則處於快速下降的過程中。
中國大陸應如何提升生態文明的建設水準?在課題組看來,這需要對建設任務進行重點佈局,可以從四個方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嚴耕介紹,堅持以生態為本應該排在首位。具體來說,應從數量和品質兩方面鞏固生態系統活力,在穩定提升森林覆蓋率的同時,增強森林資源品質,提高森林生態服務能力。另外,還應該保護好濕地和草原,遏制土地石漠化、荒漠化進一步蔓延的趨勢;加強陸地與海洋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各類生態系統的繁榮。
“而其他三方面則分別是繼續採取多種舉措遏制環境品質惡化,最大強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持續推進水、能源等常規資源的利用率;通過借鑒其他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先進經驗,結合自身實際,探索符合中國大陸國情的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方式,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樊陽程介紹。(沈百川編)
【中央網路報】
版權 © 2006 中央網路報 版權所有 用戶條款 隱私權聲明
地址:台北市104龍江路23號2樓 電話:886-2-27781628
E-mail:editor@cdnews.com.tw 傳真:886-2-27786855
法律顧問:志揚國際法律事務所
此網站支援IE5.5+或Firefox瀏灠器。
地址:台北市104龍江路23號2樓 電話:886-2-27781628
E-mail:editor@cdnews.com.tw 傳真:886-2-27786855
法律顧問:志揚國際法律事務所
此網站支援IE5.5+或Firefox瀏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