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國際/芭芭拉布希葬禮 4位美國前總統出席 (11:44)
·節稅就是省錢 會計師提供3種省稅方式 (10:07)
·空污/擴散條件差 西半部空氣品質一片橘紅 (10:05)
·兩岸/台媒:共軍雙航母 不再受限島鏈防線 (10:04)
·本報特約--金融透視/陸QDII額度有望重啟 (09:59)
·本報特約--產業追蹤/陸共用單車押金難退陷窘境 (10:00)
·本報特約--產業追蹤/中興事件將促中國大陸晶片產業突圍 (10:00)
·本報特約--宏觀縱覽/陸統計局:一季度工業開局良好 (09:59)
·貿易戰/港媒:外國專家如何看待陸美貿易戰? (09:45)
·台美中/陸學者信強:台灣就是中美關係棋子 (09:43)
香港文匯報社評--整合大灣區豐富資源 促本港旅業持續發展
http://www.cdnews.com.tw 2018-01-14 06:16:23
香港文匯報13日社評--整合大灣區豐富資源 促本港旅業持續發展 全文如下:
社科院昨天發佈的旅遊綠皮書指出,2017年全球赴港旅遊人次料突破5700萬人次,比上年有所增加;而2018年全球訪港遊客數量將繼續保持增長。香港旅遊業重拾增長勢頭,是回歸20周年慶祝活動、重塑「好客之都」旅遊形象等多項利好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今後要確保旅遊業繼續發展,就必須進一步搞好優質服務、特色旅遊,保持旅遊業的良好勢頭。更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國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的機遇,全面發揮香港東西文化薈萃的特色,整合大灣區內豐富而各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做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從而真正將香港打造成為「世界級首選旅遊地」。
由於各種原因,香港旅遊業曾經面臨困難,訪港人數在2015年和2016年都錄得下跌。去年之所以能夠止跌回升,一方面是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舉辦連串慶祝活動,特區政府和業界推出多項政策舉措重塑「好客之都」;另一方面,亦受益於外圍經濟環境改善、人民幣匯率走勢強勁和內地經濟形勢向好等因素,內地來港旅客復增,更佔了76%,顯示內地旅客已經成為左右香港旅遊業的最重要部分。因此,香港旅遊業今後的發展重點,既要面向全球,更要加強與內地旅遊業的合作,與內地的旅遊資源充分結合,尤其是不能忘記香港過去幾年由於連串社會政治事件對旅遊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吸取教訓,杜絕排外趕客歪風,營造賓至如歸的良好社會氛圍。
需要強調的是,國家發展正進入一個新時代,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是國家為了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而作出的戰略部署。大灣區規劃建設對旅遊業來說特別重要。因為,大灣區範圍廣闊,包含港澳及9個廣東省城市,這11個城市各有特色,旅遊資源豐富而多元。粵北粵西優美的自然風貌、廣州深厚的人文古蹟、澳門獨特的博彩休閒,都是具有獨特魅力的旅遊資源,如果聯合發展,將可打造出極為吸引、多彩多姿的旅遊產品和項目,給予遊客更多選擇,彌補香港空間有限、新增景點不足等等短板。而香港作為聯繫南中國與海外的樞紐,應該積極發揮主導,擔任「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和「國際城市旅遊樞紐」的角色,增加與大灣區的合作,推進旅遊產品、旅遊服務和旅遊營銷一體化,吸引海內外遊客。
總之,香港旅遊界必須抓緊這個歷史機遇,爭取牽頭整合大灣區各城市的旅遊資源,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促使本港旅遊業邁上一個新的台階並實現可持續發展。
社科院昨天發佈的旅遊綠皮書指出,2017年全球赴港旅遊人次料突破5700萬人次,比上年有所增加;而2018年全球訪港遊客數量將繼續保持增長。香港旅遊業重拾增長勢頭,是回歸20周年慶祝活動、重塑「好客之都」旅遊形象等多項利好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今後要確保旅遊業繼續發展,就必須進一步搞好優質服務、特色旅遊,保持旅遊業的良好勢頭。更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國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的機遇,全面發揮香港東西文化薈萃的特色,整合大灣區內豐富而各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做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從而真正將香港打造成為「世界級首選旅遊地」。
由於各種原因,香港旅遊業曾經面臨困難,訪港人數在2015年和2016年都錄得下跌。去年之所以能夠止跌回升,一方面是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舉辦連串慶祝活動,特區政府和業界推出多項政策舉措重塑「好客之都」;另一方面,亦受益於外圍經濟環境改善、人民幣匯率走勢強勁和內地經濟形勢向好等因素,內地來港旅客復增,更佔了76%,顯示內地旅客已經成為左右香港旅遊業的最重要部分。因此,香港旅遊業今後的發展重點,既要面向全球,更要加強與內地旅遊業的合作,與內地的旅遊資源充分結合,尤其是不能忘記香港過去幾年由於連串社會政治事件對旅遊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吸取教訓,杜絕排外趕客歪風,營造賓至如歸的良好社會氛圍。
需要強調的是,國家發展正進入一個新時代,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是國家為了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而作出的戰略部署。大灣區規劃建設對旅遊業來說特別重要。因為,大灣區範圍廣闊,包含港澳及9個廣東省城市,這11個城市各有特色,旅遊資源豐富而多元。粵北粵西優美的自然風貌、廣州深厚的人文古蹟、澳門獨特的博彩休閒,都是具有獨特魅力的旅遊資源,如果聯合發展,將可打造出極為吸引、多彩多姿的旅遊產品和項目,給予遊客更多選擇,彌補香港空間有限、新增景點不足等等短板。而香港作為聯繫南中國與海外的樞紐,應該積極發揮主導,擔任「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和「國際城市旅遊樞紐」的角色,增加與大灣區的合作,推進旅遊產品、旅遊服務和旅遊營銷一體化,吸引海內外遊客。
總之,香港旅遊界必須抓緊這個歷史機遇,爭取牽頭整合大灣區各城市的旅遊資源,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促使本港旅遊業邁上一個新的台階並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央網路報】
版權 © 2006 中央網路報 版權所有 用戶條款 隱私權聲明
地址:台北市104龍江路23號2樓 電話:886-2-27781628
E-mail:editor@cdnews.com.tw 傳真:886-2-27786855
法律顧問:志揚國際法律事務所
此網站支援IE5.5+或Firefox瀏灠器。
地址:台北市104龍江路23號2樓 電話:886-2-27781628
E-mail:editor@cdnews.com.tw 傳真:886-2-27786855
法律顧問:志揚國際法律事務所
此網站支援IE5.5+或Firefox瀏灠器。